从“查无此人”到“行业顶流:故事的开端:2024年初,广州“造作设计”的老板陈总找到我们时,脸比他设计的极简风沙发还白:“投了20万做推广,客户见面第一句还是‘你们公司靠谱吗?’”——这简直是设计圈的“公开处刑”。
故事的结局:6个月后,陈总在行业峰会被围堵要签名,公司账号粉丝量从零干到18万,最绝的是:客户主动说“我刷到过你们视频,就找你们做!”
今天就扒开睿思给“造作设计”开的这剂“网红药方”,看看我们是怎么把一家正经设计公司,变成“有梗有料有流量”的行业IP。
一、人设改造:把“高冷设计师”变成“反套路段子手” -“设计师不装X,流量才会追着你跑。”*
1. 陈总的“人设降级”计划
- 从“陈总”到“陈吐槽”:放弃西装革履,改穿印着“甲方虐我千百遍”的T恤;开会时突然掏出手机拍“翻车现场”,配文“这个吊顶,设计师看了想辞职”。
- 标志性“反套路”语录:
- “别问我‘预算5万能装出20万效果吗’,问就是能——你住进去就行,别开门。”
- “甲方说‘我要高级感’,翻译过来就是‘我也不知道要啥,但你得让我觉得值’。”
这些吐槽视频平均播放量15万+,评论区全是“世另我”的设计师抱团取暖。
2. 内容“去高大上”化 - 《装修避坑指南》系列:用情景剧拍《当设计师说“随便看看”》,还原“客户说随便其实超有要求”的名场面,点赞量破30万。
- 《甲方爸爸的迷惑行为大赏》:整理真实聊天记录(打码),比如客户要求“把阳台改成泳池”,陈总回复“建议直接住水上乐园”,幽默化解行业痛点。
二、流量密码:设计圈的“土味营销”也能爆 谁说设计公司只能发案例图?睿思偏要给“造作设计”玩点“接地气的花活”:
1. 抖音:用“装修版甄嬛传”戳中痛点 - “30秒快问快答”:
- 问:“装修时最没用的设计是什么?”
- 答:“开放式厨房——除非你家顿顿吃沙拉,或者你老公洗碗比翻书还快。”
这种“扎心又真实”的内容,完播率高达45%。
- “工地vlog”反差萌:拍陈总戴安全帽在工地监工,结果被工人师傅怼“陈总,这个插座位置你上次自己画错了”,真实感拉满,圈粉无数。
2. 小红书:把“案例图”变成“追剧现场” - 《老破小变形记》连续剧:跟踪记录一套80年代老房的改造过程,从“墙皮掉渣”到“ins风美宅”,每周更新“施工进度+避坑知识点”,粉丝催更“比追韩剧还积极”。
- “设计师的职业病”系列:拍陈总逛超市盯着货架陈列分析“动线设计”,喝奶茶吐槽“杯身比例不协调”,让用户觉得“原来设计师都是这样的小可爱”。
3. 私域:用“段子手客服”留住客户 - “陈吐槽的朋友圈”:每天发一条装修梗图+案例实拍,比如“今天的客户说‘我家猫需要一个猫爬架’,结果猫爬架预算比沙发还高——现在的猫都这么卷吗?”
- “反套路咨询”:客户咨询时,客服先甩《装修防坑10问》,第一问就是“你能接受预算超20%吗?不能就别装了”,反而让客户觉得“这公司真靠谱”。
三、陪跑实录:那些“不体面但有用”的操作 IP孵化不是“拍几条视频就完事”,睿思的“魔鬼细节”才是关键:
1. 数据驱动的“梗图优化” - 测试发现:陈总穿格子衫吐槽时,点赞量比穿西装高2倍,遂将“格子衫”定为IP固定穿搭。
- 评论区高频词“甲方”“避坑”“预算”直接变成选题库,保证内容“句句戳心窝”。
2. 线下“社牛”计划
- “装修吐槽大会”:在公司办线下活动,让客户上台吐槽“被坑经历”,陈总现场支招,视频片段二次剪辑后又成爆款。
- “案例开放日”:邀请粉丝参观完工工地,陈总亲自当导游,指着吊顶说“这里藏着3个摄像头,专治甲方突然袭击”,幽默化解距离感。
成果:从“查无此人”到“行业顶流”
合作半年,“造作设计”的变化堪称“设计圈的逆袭爽文”:
- 流量暴增:抖音账号粉丝18万,小红书笔记平均收藏量5000+,官网咨询量增长600%。
- 签约到手软:客户主动带着视频截图来签约,甚至有甲方说“就冲陈总的段子,这设计费花得值”。
- 行业地位飞升:陈总被聘为“设计类院校创业导师”,公司案例登上《家居周刊》,真正实现“用流量反哺品牌”。
睿思IP孵化金句 1. “人设越真实,流量越疯狂”:别装!客户宁愿看你吐槽,也不想看你装X。
2. “内容要‘有用+有趣’,缺一不可”:光搞笑留不住人,光说教没人看,得像陈总这样“笑着把干货塞给你”。
3. “老板亲自下场,效果翻10倍”:创始人IP是最好的信任状,你自己都不敢露脸,客户凭啥信你?
想让你的品牌也“火出圈”?
睿思推出「IP爆火套餐」,从人设打造到流量运营全程陪跑,现在签约送“陈吐槽同款段子手培训课”!私信回复“爆火”,让你的品牌也成为“有梗有料的网红”!
> 案例数据速报
> ✅ 粉丝增长:0→10万(6个月)
> ✅ 咨询量:增长600%
> ✅ 签约周期:从30天缩短至7天
> ✅ 品牌搜索量:提升50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