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(广交会)于2025年10月15日在广州开幕,至11月4日分三期举办,多项核心数据创历史新高,展现出中国外贸的强劲韧性与全球吸引力。以下是本届广交会的关键动态: 一、规模与参与度再创新高,全球客商云集 本届广交会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,展位总数7.46万个,参展企业超3.2万家,均为历史首次。其中,高新技术、专精特新、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,占出口展企业总数的34%,约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,彰显展会对创新主体的吸引力。 境外采购商参与热情高涨,截至10月13日,来自218个出口市场的超24万名采购商完成预登记,环比增长10%,覆盖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、欧盟、美国等重点市场。第137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已接近29万,本届预计专业采购商和头部企业数量将进一步突破,凸显广交会作为全球贸易“晴雨表”的地位。 二、聚焦“新质生产力”,智能与绿色成核心亮点 展会紧扣“向新向智向绿”主题,设置175个产品专区,其中18个智慧类专区集中展示35.3万件智能产品,首设智慧医疗专区,吸引手术机器人、智能监测诊断设备等47家企业参展,如元化智能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、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前沿成果集中亮相。 服务机器人专区引入46家企业,展出具身机器人、四足机器人等创新产品,现场演示快速行走、精准避障等功能,引发海外采购商围观。绿色低碳领域持续发力,氢能、储能等新能源展区企业达305家,较上届增长3%,展示绿色生产技术的企业占比38.4%,绿色低碳产品超108万件,呼应全球可持续发展需求。 三、外贸韧性凸显:市场多元化与品牌升级并进 面对复杂的全球贸易环境,中国外贸“朋友圈”持续扩大。本届广交会全球合作伙伴增至227家,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,对东盟、非洲、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显著,有效对冲传统市场波动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.61万亿元,同比增长4%,出口增长7.1%,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,广交会的火爆正是外贸韧性的生动体现。 展会同期举办超600场新品发布活动和13场主题论坛,首次增设“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专区”,助力企业打通“内外贸一体化”渠道,推动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智造”“中国品牌”升级。 四、城市服务升级,打造“无忧参展”体验 作为东道主,广州以“双会联动”(广交会与十五运会)为契机,推出系列便利措施:白云机场、琶洲港澳客运口岸开设“广交会专用通道”,配置13种语言服务专员及智能指路设备,自助办证机实现30秒快速出证;全市超万家商户提供专属礼遇,500多家专业批发市场开展50余场贸易对接,结合美食节、文旅活动,让全球客商感受“千年商都”活力。 交通与通关效率全面提升,白云边检站设置6条专用通道,预计口岸日均出入境客流量达5.2万人次,峰值超5.5万,整体客流较上届增长5%,多语种服务小分队与动态通道调整机制确保“极速通关”。 五、企业反响:从“展示”到“获客”的实效平台 参展企业普遍反馈,本届广交会不仅是产品展示窗口,更是订单转化的“加速器”。广州里工实业的工业协作机器人、魔法原子机器人的具身智能技术等首展产品,吸引秘鲁、中东等地区采购商现场洽谈;广州麦普数码凭借自主研发的有机光导鼓技术,打破国外专利垄断,通过展会获得欧洲客户长期合作意向。 正如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朱咏所言,广交会正通过“拓量、提质、增效”,让“广交世界、互利天下”的理念落地生根,为全球贸易注入中国动力。 作为本届广交会「数字化服务合作伙伴」,睿网科技携「外贸独立站智能升级方案」全程护航32家广州企业参展,助力客户斩获来自沙特、巴西、德国等32国采购商的3000万+美元意向订单,更通过官网改版让企业实现「展会流量→长期客户」的持续转化,成为广交会上「用技术赋能外贸」的标杆案例。